中秋、国庆“双节”齐聚
这个假期,想好怎么玩了吗
小编带你游盐官
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打卡点~~


盐井祠
盐官镇古称卤城,位于礼县东部,因历史上曾有官方煮卤水熬盐而得名,曾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卤城割麦”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盐官镇的盐井祠,地处西秦岭山区的西汉水上游,毗邻秦公西垂陵园,其土法熬制加工井盐的手艺,已延续千年。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这里生活的秦先祖就吸收中原先进的生产经验,陶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发展,具备了熬制加工井盐的能力。春秋初年,秦人快速崛起,再加上铁器的传入使当地井盐加工技术日趋成熟,秦国对井盐的开发和重视使井盐生产工艺进一步发展完善。秦、汉以后,历经唐、宋两代,直至解放初,当地居民乃至周边诸县一直在食用盐官的井盐。据光绪版《礼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盐民达250余户,产销量达200多万斤,征银达2000多两。

走在盐井祠
从前后院的亭台楼阁
以及院内的明清碑文
依稀能折射出
当时手工制盐的热闹场景







盐井祠文化广场
礼县盐井祠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的建设更是让古老的盐井获得了“新生”,盐井祠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0余亩,估算总投资13000万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共分为盐井祠广场展览馆、盐井祠广场商铺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三个标段,目前已基本完工。这将进一步弘扬井盐文化和秦文化,对打造和提升盐官“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开放式旅游广场建设
体现了盐官一带
盐而草、因草而马、
因马而战、因战而国的
秦文化、盐文化和骡马文化
饱含着浓浓的盐官人文历史文化




盐井古街
礼县盐井祠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的建设更是让古老的盐井获得了“新生”,盐井祠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0余亩,估算总投资13000万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共分为盐井祠广场展览馆、盐井祠广场商铺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三个标段,目前已基本完工。这将进一步弘扬井盐文化和秦文化,对打造和提升盐官“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沉浸在古城的祥和里......
礼县融媒体中心整理监制|杜东阳审核|高步芳责编|王 强 编辑| 马小春
:2732995678@qq.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