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康县简介

康县概况

康县县城全景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南麓,陕甘川三省交汇地带。辖城关镇、平洛镇、大堡镇、岸门口镇、两河镇、长坝镇、云台镇、阳坝镇、周家坝镇、望关镇、王坝镇、大南峪镇、碾坝镇、豆坝镇;寺台乡、迷坝乡、店子乡、白杨乡、太石乡、铜钱乡、三河坝乡14镇7乡,总面积2958.46平方公里,总人口19.9万人(2014年末)。

康县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西北蚕桑重点基地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食用菌行业先进县。曾被评为“第十一批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全国一事一议规范管理县”、“甘肃省中医药先进县”、“2012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优秀县”,荣获“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阳坝镇被国家水利部列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阳坝梅园沟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阳坝镇、大水沟村分别荣获寻梦?2015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富裕奖和文化遗产奖。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康县地处北纬32°53'至33°39',东经105°18'至105°58‘之间,东西宽63.898公里,南北长85.069公里。东邻陕西略阳县,南接陕西宁强县,西邻武都区,北隔西汉水(犀牛江)同成县相望,土地面积2958.4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0.6%。


地形地貌

康县地貌因受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构造的影响,呈现出西高东低地势特征;又以万家大梁为界,分别向东北和东南倾斜。北部最低海拔800米,中部最低海拔1000米,南部最低海拔576米。境内山高谷深,陡峭起伏。万家大梁以北阶地发育土层较厚,植被覆盖差,为浅切中低山地。平洛河沿岸为黄土沟壑地貌,大堡、窑坪河沿岸为土石山地沟壑地貌。万家大梁以南,牛头山以北中部地区,地表起伏较大,山势陡峻,河谷窄陕,植被覆盖良好,为中切中低山地,土石沟壑地貌。牛头山以南的南部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为深切中低山地。该地山势雄伟,林木葱郁,植被覆盖在70%以上,为石质森林高山深谷地貌。阳坝境内为山间构造盆地,地势平缓,河谷开阔,风景秀美,物产丰饶,是甘肃省著名的旅游胜地。

县境大小山脉皆属西秦岭南麓山系。以明月山、乱石山、龙王山、馒馒山一线山体为我县西部脊线,构成康县与武都的天然分界线,也是燕子河、秧田河、阳坝河、大堡河、窑坪河等河流之分水岭,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南北走向,绵延130公里,中段主峰龙王山海拔2483.8米,为康县最高山峰。以西部山峦脊线为源头,县内山脉由此分段,由多条褶皱山脉组成,呈西东走向,肋骨状平行分布,尾端向东南方向逐渐收拢。


水文

康县属于长江流域外流地区,嘉陵江水系。境内沟道交错,流水纵横。积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极端最枯流量不少于0.05立方米/秒的大小河流15条。以万家大梁为界分别流向南北,组成两组小河系~西汉水河系和燕子河河系,最终汇流于嘉陵江水系。各河径流主要依靠降水补给。康北平洛河流域降水量为554.2毫米,植被覆盖率低,蒸发量大,降水后滞流调节能力较差,各径流流量普遍较小,遇连续降雨,河水猛涨,雨停后,流量逐渐减小。因其穿行于黄土边缘沟壑地带,汛期泥沙含量高。康南地区植被较好,降水量在963.8毫米左右,且沟壑陡峭,流水落差较大,径流量多且稳定,泥沙沉积较少。

西汉水(犀牛江)是嘉陵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天水市秦城区齐寿山(嶓冢山)。由天水、礼县、西和、成县而来,在康县太石乡王寺沟入境,流经太石、豆坪、寺台、云台、迷坝5个乡镇后于迷坝李家河出境,至略阳县西河口汇入嘉陵江。总集水面积9569平方公里,境内全长76公里,集水面积1033.2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14亿立方米,平均流量48立方米/秒,PH值8.0,河水含沙量13.42公斤/立方米,是康县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也是康成两县的自然界线。


气候

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年总降水量968.1mm,年均气温11.8℃,年总日照时数1801.5小时,无霜期213天,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发展特色农业前景广阔。


自然资源

生态资源

康县植被良好,境内青山绿水,现有森林约33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267.3多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6.7%,林木绿化率高达70.4%,是一块难得的绿色净土,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之一。拥有“中国绿色名县”称号。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试点县”。


生物资源

康县素有“万宝山”之美称,物产资源丰富,境内有高等植物172科1000余种,特有经济林树种30余种,林木真菌96种;有天麻、杜仲等名贵中药材576种,市场走俏的农特产品达300多种,国家野生保护动物数百种。康县素有甘肃“万宝山”和“陇上江南”之美称,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西北蚕桑重点基地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食用菌行业先进县。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康县地处秦岭西南段,属陕南、陇南、川北“金三角”的一部分,境内已发现的主要矿种有金、铜、铁、银、铬、铅、锌、钒、铀、锰、钼等金属矿产和砂、石、粘土、石灰石、水泥灰岩、硅石、蛇纹岩、石英砂,大理石、花岗岩、冰洲石、水晶石、滑石、磷等非金属矿产。金矿是县内优势资源,黄金储量丰富,岩金矿在我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铜矿主要分布在康南的阳坝—太平一带地区,已探明阳坝铜矿铜矿石资源储量269.54万吨,杜坝矿区铜矿石资源储量125.64万吨,太平田梁铜矿铜矿资源量53.62万吨。水利资源,全县共有一江十四河,其中:跨境河流7条,境内河流8条。全县各河流多年平均水量为23.866亿立方米,其中:县境自产量9.768亿立方米,境外来水量14.08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理论)9.98万kw,可开发量约占3.68万kw。


历史沿革

历史上秦时属白马氏族驻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武都郡,同年置平洛道(今平洛镇)。三国时分属秦州、梁州之武都郡,西晋初属秦州武都郡,后随武都郡入仇池国。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公元480年)置平洛县。唐时属陇右节度使武州覆津县(今武都三河),明时属巩昌府阶州,清初属陕西右布政使司阶州,在白马关(今云台)设阶州直隶州白马关州判,后设白马关分州。民国18年(1929年)始设康县,驻城白马关(今云台镇),1949年迁至岸门口镇,1957年迁至现所在地咀台(城关镇)。因为自古以来是人类宜居健康养生长寿之地,其名有健康、康泰、康宁之意而被称为康县。


行政区划

康县辖14个镇(城关镇、平洛镇、大堡镇、岸门口镇、两河镇、长坝镇、云台镇、阳坝镇、周家坝镇、望关镇、王坝镇、大南峪镇、碾坝镇、豆坝镇)、7个乡(寺台乡、迷坝乡、店子乡、白杨乡、太石乡、铜钱乡、三河坝乡)。

区划

面积

(km2)

政府

驻地

邮政

编码

居委会

康县

2958.46

城关镇

746500

350

1640

8

城关镇

107.83

咀台

746500

20

98

3

平洛镇

118.08

平洛

746502

15

91


大堡镇

96.32

大堡

746504

17

102

1

岸门口镇

193.5

街道

746507

20

105

1

两河镇

165.27

两河

746509

12

58


长坝镇

153.27

长坝

746503

18

114

1

云台镇

116.28

云台

746505

19

129

1

阳坝镇

504.93

上坝

746511

34

120

1

周家坝镇

121.01

周家坝

746501

23

109


望关镇

78.77

望子关

746503

11

56


王坝镇

70.3

王家坝

746500

14

44


大南峪镇

121.29

大南峪

746505

21

98


碾坝镇

110.63

田坝

746506

14

73


豆坝镇

109.16

豆坝

746506

15

50


寺台乡

59.12

杨湾

746504

13

67


迷坝乡

141.49

河扁里

746505

12

46


店子乡

140.38

小河

746506

16

50


白杨乡

198.27

白杨滩

746508

15

76


太石乡

50.75

河口坝

746501

11

37


铜钱乡

93.98

铜钱坝

746510

13

46


三河坝乡

221.2

三河坝

746510

17

73



民俗文化

寺台造纸术:造纸,康县当地群众又叫做“抄纸”。据《康县县志》记载,手工造纸在康县形成规模历史久远。一般认为是从清代初期开始,手工造纸术传入康县境内。

康南锣鼓草:锣鼓草,又叫薅草歌。康南有山大沟深,坡陡地薄的特点。长久以来形成了刀砍火种、大集体务作的生产方式,每当集体劳动,大家一边唱薅草歌。

豆坪唢呐:康县唢呐有许多曲牌,其中流行最广的就有一百多个,有喜庆的《开财门》、《大开门》、《八仙上寿》、《全家福》;悲苦的《哭长城》、《哭五更》、《吊孝》等。

康县木笼歌:亦名花儿姐,是起源于康县,广泛流传于陇南乃至甘肃全境的叙事长篇民歌,它充分反映了西部农民追求真理、渴望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康南毛山歌:是一种具有地域特点的原生态民间演唱形式,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触景生情,即兴演唱,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真切地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状态,是康南广大人民集体创作成的民间音乐作品。


景区景点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全县从南到北无山不青、无水不秀,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茶园、竹海、灵山、秀水、幽谷、茂林、飞瀑、流泉、构成了康县独具特色自然生态风光,这里山川秀美,千峰叠翠,万峡溢绿,悬泉飞瀑,百鸟争鸣,是西北天然生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已成为西北地区较有名的生态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主要有白云山森林公园、梅园沟、幽梦谷、海棠谷、龙神沟、红豆谷、清河、响水泉、白马关古城遗址、托河溶洞等等,县内有近百处自然和人文景观。距县城84公里的康县阳坝国家4A级自然风景区,已成为省内黄金旅游线路,其风光具有“陇上版纳”之赞誉,其中的梅园沟、红豆谷、清河原始森林更是景区之精华。近年来康县又荣获“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宜旅游目的地”及“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荣誉称号。


地方特色

特产

主要有黑木耳、茶叶、核桃、板栗、龙须菜、花椒、土蜂蜜、樱桃、猴头菇、蕨菜、猕猴桃、五味子、天麻、蚕桑等。康县龙神茶、黑木耳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康县茶叶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康阳牌绿茶,康耳牌黑木耳、核桃仁,恒丰桃园牌核桃仁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兴康牌香菇、花菇、压缩黑木耳、琥珀核桃仁,康耳牌香菇、压缩黑木耳,康麻牌系列天麻,生虎牌绿茶,陇峰牌绿茶,阳坝牌绿茶,陇上江南牌绿茶,和佳牌绿茶,茗芝牌黑木耳获陇南市名牌产品称号。

特色产业:核桃,现有核桃面积59.53万亩,实现了县内核桃产业全覆盖,年产量8742吨,产值10053万元。茶叶,茶园面积5.88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71万亩),有5乡镇、78个行政村、230个合作社、6800户从事茶叶种植,现有龙头企业——龙神茶业公司和10家茶叶加工厂;茶叶年产量达到615吨,产值2337万元。蚕桑产业,现有桑园3.94万亩,年产鲜茧221.5吨,实现茧款收入432万元。花椒,现有面积27.72万亩,年产量788吨,产值3979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3.17万亩,年产量1939吨,产值1633万元。蔬菜,种植面积2.6万亩,总产量11471吨,产值2825万元。畜牧业,现有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151个,发展养殖大户1208户,年末大牲畜存栏2.96万头,其中牛存栏2.82万头;羊存栏2.39万只,家禽存栏44.54万只;生猪存栏6.04万头,当年出栏肉猪6.53万头。水产养殖业,发展淡水养殖244亩,产量96吨,特别是全县大鲵养殖户达全县大鲵养殖户达到446户,存塘幼鲵达到8万余尾。食用菌,大力推广食用菌袋料栽培技术,食用菌产量361吨,产值798万元,其中黑木耳产量154吨,“康县黑木耳”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上榜品牌。近几年新发展油橄榄面积(未投产)1.72万亩。


名小吃

主要有面皮、米皮、面茶、豆花面、黄酒、洋芋搅团、麻什子、荞粉、粉鱼、珍珍、火锨馍、“二脑壳”酒、罐罐茶等。


康县人民政府网址:http://www.gskxzf.gov.cn

客服电话

0939-611713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手机App

陇南信息网手机App

手机版

陇南信息网手机版

微信订阅号

陇南信息网微信订阅号
技术支持:陇南码尚科技
陇南信息网为陇南互联网、电子商务事业发展助跑!
Copyright © 2005-2019 0939.cn All Right Reserved 甘公网安备 62122302000008号陇ICP备190027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