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名称: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景区等级:4A级景区
开放时间:8:00-18:00
景区门票:80元起
咨询电话:0939—8526288
景区地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1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
景区简介
位于武都区东1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人称华夏北方第一洞,洞名为赵朴初大师所题。洞内钟乳石万象林列,琳琅多姿,步入洞中,步移景换,如入仙境,自北周以来,游人不断,题记甚多。2007年又开发一姊妹洞,更为原始奇丽。现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
景区美景欣赏
景区详情
1.万象洞
万象洞又名仙人洞,五仙洞,相传五位仙人曾在此修炼而得名。洞内深不可测,地形复杂,曲折迂回。小处高阔不足1米,仅容一人爬行;大处高轩宏敞,纵横百米之外。现已开发深度为3.5公里,分为三大景区,分别为:月宫、龙宫和天宫。
万象洞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白龙江南岸的景山山腰,距城区约15公里。万象洞海拔1150米,高出白龙江190米,但洞内湿潮润滑,间有小溪流泻,叮咚之声不绝于耳。据地质专家考证,该洞已有2.5亿至3亿年的历史,属于典型的岩洞地貌,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景致最佳、艺术价值最高的天然溶洞。因洞内洞中有洞,乳石遍布,森列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而得名。现存南北朝至今石碑10通,石刻10处,墨笔题记960多条,因而又有“地下文化长廊”、“地下艺术宫殿”的美誉。现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甘肃十大景区之一。
沿山间小路登至山腰,首先看见的是形若苍穹的洞口。洞上方刻有民国时甘宁青检察使高一涵所书的“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等大字。进到洞内,就会被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所震慑,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高大宽敞的大厅,就是第一景区——月宫。洞口有一形如卧兽的巨石,正向一形似满月的透光石洞张望,好似“犀牛望月”,又像在审视出入游人,但它也像童话中的神牛一样,并不为难游客,让无数游人大大方方地在它面前走过。这里的钟乳石奇形怪状,光辉耀眼,或如旭日,或似晓月,或若云霞,或恰仙草……放眼望去,处处奇珍异宝,花海果山,怪禽稀兽,五谷丰登,真是万象竞秀,名日“万象更新。”向前移动,美景层出不穷。那由无数石慢组成的长约10米,宽约2.8米的石帘,自空垂下,名曰“石帘垂布”,重重敲击,迸发出雷鸣似的巨响。那宛如白玉雕就的五根石柱,俊秀挺拔,直指天穹,名为“五岳朝天”。还有从洞顶垂下的石钟乳,和地上茁生出来的石笋,垂直相接,相距不到10厘米,起名“天地交泰”,俗称“天针对地针。”
通过一道光洁的,地面上像砌满了云片似的走廊后,(即为“卧龙坝”)就来到了第二景区——龙宫。坝上有二龙蟠伏,鳞甲浮动,闪闪发光,仿佛触之即飞。过“溜马槽”则为“黄龙滩”,中有仙人“炼丹井”,深不可测。设有“仙人床”,床头有“仙人枕”,壁上有“仙人灯”,床下有“仙人履”。内壁角有一小洞,高阔不足1米,深约1.7米,游人爬行而过,是全洞最狭窄的地方,因凉风习习,故称“风洞”。
过了风洞,我们便进入了天宫。进入一重又一重的门,穿过无数玉砌瑶阶,雕楼柱石的崇楼高阁,美景会不断地涌来。在这里,人们可以解除一切羁绊,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你说山,那里就有各种形状的山;说水,就有奔腾的海和流尚的河;说树,就有树,树上有飞鸟;说桥,就有桥,桥上有行人。
从洞内纪游题字来看,万像洞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吸引了历朝历代的游客慕名前来。至今,洞内还留有北周、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100多面,诗词题刻960多首,对万象洞奇景百般抚唱,倍加赞赏。其中清代武都人贾廷琯的《万象仙洞》最有代表性,他在诗中赞曰:“不是人世间,包罗万象天。卧龙何日起?玉柱几时悬?谁凿鸿蒙窍,空留丹灶烟?洞深苔石滑,何处遇神仙?”
2.万象洞新洞
万象洞新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万象洞的姊妹洞。新洞,发现于2007年6月9日下午17时38分,形成时间距今约5000万年,现在正处于初步的生长阶段,与万象洞呈倒八字分布。新洞目前以保护为主,所以只开发了100多米,洞内景观细若银丝,白玉凝脂、状如琼山,鹅管、石花密布,这些发育初期的溶洞景观,在全国870多处溶洞中十分罕见,不仅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而且填补了我国溶洞发育雏形到成形演变过程中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进入新洞,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高高低低的石笋,形态各异,宛若天上的各路神仙,所以取名为“群仙聚首”。旁边还栖息着一只天鹅,美丽的身姿,映照在她身后的湖水中,这面湖水也因此而得名为“天鹅湖”。
景区美景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