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
夏有“百里椒园吐异香,山沟地畔换红妆”秋有“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冬有“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武都区神秘北纬33度上的一颗明珠武都 | 陇蜀之城
武都,中国地理几何中心“巴蜀咽喉、秦陇锁钥”在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清香在弥漫从旋涡纹三联罐到山字型柳叶剑从秦始皇设武都道到李商隐两游水濂洞写就诗篇《过圣女祠》千百年来先秦文化、巴蜀文化、氐羌文化在武都大地上编织出璀璨的文明经纬△ 武都城区
唐代凿建的石窟朝阳洞宋代敕建的古刹广严院始建于明朝的五凤山无不讲述着历史的苍茫久久地回响在白龙江畔亿年古河白龙江穿城而过她是武都人的母亲河她的血液变成青山和绿水弹奏出一曲优美动人的生态文明和谐乐章她滋养着万物生灵灌溉出片片肥田沃土
高山戏
被誉为“中国戏曲研究的活化石”传承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戏从民间祭祀、歌舞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乡土气息浓郁现在已成为当地群众讴歌幸福新生活的独特方式
武都 | 富庶之城
武都是甘肃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三种地理类型的过渡地带也是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三种气候类型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与地理地貌让武都成为众多山珍林果生长的理想家园


今年,中国川渝火锅产业大会
暨“陇货入蓉”中国(武都)花椒展示交易会
首次进入主销地
实现了花椒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的精准对接
助力建立花椒
从源头到终端完整的生态链条
花椒销售市场的全面激活
让武都花椒走得更远牌子更亮
●油橄榄●
武都是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
被列入《世界油橄榄分布图》
是“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中国油橄榄之乡”
这株来自地中海沿岸的和平树
承载着周恩来总理的殷殷嘱托
也凝聚着武都儿女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希望、心血和汗水
近年来,武都区出台政策、组建机构坚持建基地、强管护、重加工、促营销、做品牌成立了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和全国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了中国林科院油橄榄试验示范基地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提升了油橄榄产业发展水平一片茶叶,一抹茶香
可撬动一个绿色朝阳产业
茶叶产业作为武都区的特色产业之一
也是宜茶区群众脱贫致富
产业振兴的主导产业
武都区是甘肃省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水系
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
其生产茶叶的4个乡镇
(裕河镇、枫相乡、五马镇、洛塘镇)
山川秀丽,气候温润,森林茂密
俯瞰五马、裕河、枫相、洛塘等地
漫山遍野的现代茶园,生机盎然的茶树
成为武都的自然底色、大地本色
近年来
武都区立足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
坚持把培育壮大茶叶产业
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以绿色和有机为突破口
大力推进茶产业生态化、产业化、品牌化进程
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
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致富同步发展的
乡村振兴之路
武都 | 多彩之城
武都既有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荟萃了中国西部山水的几多精华
●万象洞●
走进万象洞便走进了阆苑仙宫洞内石笋林立,形态万千星罗棋布,步移景变如入仙境
●裕河秘境●
走进裕河
便走进了秘境小镇
这里是“甘肃的西双版纳”
从山巅到沟谷
裕河的山川是意境深远的水墨长卷
川金丝猴是这方山水的精灵尤物
茶叶是这方山水的本草精华
还有枫林九溪、村落田园、朴实农家
无不如诗如画

●金马池●
走进金马池便走进了草原走进了云端这里是一幅永不重复的全天候全景油画图金马池连同千坝草原构成了武都旅游的新高地诗与远方都将在这里成为现实


●张坝古村●
走进琵琶镇张坝古村就走进了乡愁这里依然凝固着乡土生活与农耕文明的温暖依然保存着乡村隐秘而又慈善的精神寄托成为现代人体验农耕文明、传统生活意趣的最佳选择武都 | 活力之城
武都山脉纵横,河流相依奔腾不息的白龙江穿城而过让武都有了钟灵毓秀豪迈之气
△ 滨江湿地公园
△ 夜色下的武都
廊桥如梦,锦鲤似画
白龙江廊桥、锦鲤桥宛若长虹卧波
让白龙江畔摇曳出
旖旎多姿的江南风情

△ 锦鲤桥

△ 白龙江廊桥
城在林中,林在城里一座“水系五城、绿满两岸”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芳容初露△ 江南公园
青山点缀,绿水绕城一幅山水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正在武都大地徐徐展开扬帆起航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下一步,武都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干劲全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来源:陇南武都发布监制:刘秉委责编:曾海斌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