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河店镇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核驱动”和“最强引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汇聚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坚持党建引领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大河店镇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始终把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打基础、强班子、促发展,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创建党建示范点作为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抓手,紧扣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要点,推动党建业务深入融合,坚持把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真正实现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推动乡村和谐善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将党建引领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重要抓手,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镇资源优势,借助上级扶持政策机遇,深挖村内产业资源、人文资源等潜力优势,不断强化服务,开启村民共富“新征程”,跑出乡村振兴“新速度”。
推进乡村治理
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

大河店镇立足全镇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支部带动、示范引领、关注实事、建强阵地作为“党建+乡村治理”的突破口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推进“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坚持用党建“小网格”下好基层治理“大棋局”,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切入点,通过科学划分网格、配强网格员队伍、实施网格化服务,延伸基层党组织工作触角,织密了党群干群“感情网”,打通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把“办实事、惠民生”作为工作导向,发动群众全面参与乡村建设,完善村级协商议事会,结合“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产业致富带头人”等评选活动,重点围绕封建迷信、高价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弘扬“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美德,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教育,营造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突出环境整治
绘就人居环境“新图画”

大河店镇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推进“花满大河”行动,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关键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坚决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通过划分责任区域、实现网格化管理、庄前屋后“三包”等方式,靠实村社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责任,实现分管领导、包村领导主动“领责”,村社干积极“履责”的工作推进格局。严格推行“周督查、周通报、月评比、月推进、季考核”工作机制,组织党员进村入户、村社干部、网格员深入农户家中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知识,倡议群众做好自家房前屋后、庭院屋内的卫生清洁,消除卫生死角,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形成干部带好头、群众齐参与的良好局面,打造“处处是美景、步步有美景、路路见美景”的镇村环境。
培育特色产业
撬动产业振兴“新钱景”

大河店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持续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立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整合优化各方力量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拓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进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行“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党支部组织协调、资源共享等优势,深化推行“支部引领、联盟带动、党群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主打“金绿”两色(油菜种植、绿色养殖),做足“苦甜”两味(中药材、蜂蜜);加快推进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做活李白《蜀道难》、杜甫《木皮岭》等诗书文章,创建高标准民宿、农家客栈、农家乐,绘就农文旅融合的“诗韵大河”新画卷,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监制:王建东 审核:马文渤
责编:毛 旭 编辑:李 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