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在这“气清景明”的时节,人们不仅要外出扫墓祭祖,缅怀故人,更喜欢在这春光明媚、草木叶绿的时机,郊游踏青,去感受春天的生机、享受山水的喜悦。
今年的清明节,我选择了去陇南碧口镇,碧口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去年朋友参加过“碧茗情”茶文化踏青之旅后,回来一直赞不绝口,说以后要常到碧口小住。三月下旬得知“碧茗情”今年清明节有茶文化踏青活动,我与朋友立刻报了名。
4月2日我们从兰州出发,车上有好几位都是资深茶人,还有些茶爱好者,带着孩子一起出行。都是爱茶人,所以沟通无障碍,大家一路有说有笑,如同与家人一起出行。年轻的导游很细心照顾,一路介绍着风景和旅游常识。
我们在天水午餐后,就去了西北保留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胡氏故居,这里有着历史的沉淀,每一片砖、每一片瓦都仿佛诉说着这里的故事。斗转星移、日月变迁,这里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也记载着一代清官的家族命运。
从天水到武都的路上,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车在缓慢中行驶,晚上9点钟终于抵达碧口。本次活动发起人芳源女士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当地特色火锅,这于饥肠辘辘的我们而言再好不过了,瞬间感受到了碧口古镇的热情!
清晨在鸡鸣声中睁开双眼,打开窗帘,外面云雾缭绕,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一般,这般美景岂能辜负,以最快的速度下楼,欣赏这个古香古色的“江南小镇”。
早餐后迫不及待的前往天然氧吧——石龙沟景区,看着远处炊烟缭缭的人家。漫步于绿意浓浓的茶园小道。看到如此美景,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拍照、开始采茶。
进到茶园后我们才懂得什么叫“粒粒皆辛苦”。一斤好茶需要5万多个芽头,四斤鲜叶才能制一斤干茶,一个采茶工一天也就采半斤鲜叶,我们采了几分钟就发现采茶也是需要相当功夫的。
午餐是当地农家菜,纯绿色的菜蔬,还有腊肉、粉蒸肉、炒魔芋等,都是相当的美味。
下午我们又去了茶园村,这里小桥流水、简朴的农家、原生态的茶园、听着山间溪水声,仿佛到了宁静的世外桃源。这里的村民都很朴实,孩子们参观了茶园村小学,并送去了从家里带来的书籍,让城里的孩子们体验了乡村生活,行走到茶山采茶,深感茶农不易!
从茶园村出来,我们直接去了碧茗情茶厂。一座复古与现代结合的四合院贮立在白龙江边,层次错落有致。进入干净整洁院子,茶艺师为我们冲泡了碧山玉叶,茶芽婉立水中,茶香沁人心脾,清茶淡语,恍如梦境。
品茶后碧茗情公司吴总带大家参观了茶叶加工工艺,首先是手工炒茶,碧茗情纯手工茶选用的是五十年以上树龄的高海拔荒山茶,我手试了一下温度,都不敢动茶。寻问炒茶师傅得知温度达200度以上,现在会手工炒茶的人很少,在这里仍保留着对茶的这份匠心。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机炒茶工艺,碧茗情机炒绿茶也是选用本地的荒山茶,鲜叶采摘后要在鲜叶间分类摊晾,再进行茶叶杀青,杀青后要进行回潮、回锅、分筛等。茶叶加工好后,还要进行精选、检验,然后才能包装入库,碧茗情茶厂的每一道工艺都严格按照国家制茶标准。我们为碧茗情人对茶的这份情谊、对茶产业的传承而生敬意!为甘肃有如此的好茶而感到自豪!
一天的游览结束后我们在碧口滨江公园白龙江畔举办了茶会,宇欣老师给孩子们现场教授茶艺,伴着阵阵涛声,品一口碧口茗茶,遐想碧口古镇的千年风云,在这里品味岁月悠悠,祝愿一切静好!
第三天要回兰州,我们8点就从碧口出发了,前往位于陕甘川交界处的青木川古镇。魏辅堂宅院、老烟馆,辅仁学校、古朴的街道等建筑记录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青木川因魏辅堂而名震四方,因“一代枭雄”的热播,让全国的游客来到了处在青山绿水间的这个古镇,品尝这里的风味美食,感受这里的文化风情。
这个清明假期之行,不负这个春天!携一缕茶香,在心灵的风景里穿行,一阕清风在衣袖里游走,人生疾驰的风景里多了一片安详静谧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