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陇南生活大数据 > 图说陇南

坚实的巴巴沟,百年石屋留乡愁

分类:图说陇南作者:dp_v_article_detail_author编辑:陇南信息网来源:陇南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2日 10:14浏览:1278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千千万万古老村落。这些被大自然环抱的村庄,至今仍然保留着千百年来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遥远记忆。

石板房古村落

巴巴沟

陇南市文县

陇南,多山多水。

陇南人,因山水而居。

不同的山,不同的水,赋予了山民不同的智慧,在造屋、劳作、饮食、服饰等方面,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生于大山的人们,总有一种永不改变的情节——乡愁,如陈年老酒,年岁渐长渐浓。

石山,石沟,石板路;

石崖,石墙,石板房。

在文县玉垒乡,有个山村叫巴巴沟,先民何时在“巴掌”大的地方开始生活,几乎没人说得清,尤其是克服缺少砖瓦等建筑材料困难,就地取材,以石块砌墙,用石板当瓦,依山就势建造房屋,更是没人说得清楚。

这些跟石山融为一体的石屋,充分利用了非常有限的空间,建造工艺独特,材料均为大小石块,不用泥巴、水泥等结合材料,墙体内外规整,石块间受力均衡,不怕风吹日晒雨淋。

最完整的石板房,建筑年代最为久远,至少经受了松潘7.2级地震、“512”8.0级地震仍然完好如初。从石板房的完整性来看,越是年代久远越是坚固完整,足以说明这种造屋技术也在渐次失传,亟需修缮保护。

石山、石阶、石梯、石墙、石瓦、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碓窝……每一样石器,都是一种创造;每一块石板,都是一页历史。巴巴沟石板房村落,是巴巴沟人的智慧结晶,堪称陇南民居典范。

如今的巴巴沟人,已整体搬入山下公路沿线和碧口镇的新家园,政府也为他们在山上修建了安全的生产用房,但他们心里依旧不舍祖辈住过的石板房。

4月26日,市委书记孙雪涛得知巴巴沟石板房旧民居情况后,要求文县考察学习武都区琵琶镇张坝古村落保护,研究做好保护工作。

文县委高度重视,4月28日,县委副书记陈军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张坝村进行考察,并对巴巴沟保护进行了实地调研。29日,县委书记苏彦君又带领县上相关部门前往巴巴沟研究保护工作,要求对村落暂时实行保持原貌保护,然后再邀请国内高层级设计团队,结合碧口4a级大景区研究设计保护方案,将学习的张坝经验充分运用到巴巴沟的保护开发当中。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脱贫攻坚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了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自然过渡衔接,去年在全市开展的拆危治乱行动,坚持“三善”“四平”的总要求和“一保二建三修四拆”——“一保”是保护文化,留住乡愁,凡是有文化价值的房子,坚决不拆,应保尽保;“二建”是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最大限度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让“居者有其屋”;“三修”是能够通过维修达到安全住房标准的,最大限度地顺应群众意愿;“四拆”是真正的危房必须拆掉,让危房不住人,住人没有危房。

在融入现代元素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有价值的旧民居古村落,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既解决了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又让武都区张坝古村落、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文县哈南寨等一批古村落、旧民居焕发了生机,呈现出新魅力。

一页石板的铺叙一个古韵的名字一湾古风的石屋一处古藏的村落一群勤劳的族人一脉传承的烟火一如梆硬的石头一样坚实的生活

▼拓展阅读

坚实的巴巴沟

大山的儿子

文县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和指导古村落保护工作

(记者/张凤麟 张帆)

监制:石 鼓 责编:杨丽君

编辑:袁媛远 校审:张美乐 张一戈

关键词:

网友评论


客服电话

0939-611713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手机App

陇南信息网手机App

手机版

陇南信息网手机版

微信订阅号

陇南信息网微信订阅号
技术支持:陇南码尚科技
陇南信息网为陇南互联网、电子商务事业发展助跑!
Copyright © 2005-2019 0939.cn All Right Reserved 甘公网安备 62122302000008号陇ICP备190027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