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乡朱家沟村位于康县南部,山环水潆,林木葱郁,辖3个合作社113户383人。朱家房屋都以院落居住,在朱家沟社阴山里有九座大院,每座大院都有一眼天然清澈香甜的泉水,被当地称作。“九眼泉”冬暖夏凉,即使在山洪暴发其他水洪不能饮用,但“九眼泉”水清澈如玉液,长饮之延年益寿。
传说在其中九座大院中的正院一眼泉中盘踞着有文武二龙,佑护着乡邻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村内有位德高望重的法师,行艺乡里,斩妖除魔,深受群众拥护,是位于现正院的右方大院主人的先辈,法师家中每晚都会出现一条蟒蛇,陪法师而眠,如有人登门求法师行艺留宿,法师就会对大蟒说我有事情,蟒蛇就会出现在院门外看守护院。
有天晚上“文武”二龙给法师托梦,他们要飞走,法师在梦中问,是武走,还是文走,文武二龙说,武走,第二天清晨法师手持青铜降魔剑,守护在正院门前,突然正院的泉水中先是喷出一股洪水,又喷出荞麦皮,随后一龙出现,法师手持青铜降龙剑刺在龙体,武龙变为文龙带剑飞走(武龙走山崩地裂,洪水爆发,灾害降临人间,文龙走风清祥和,福降人间),当晚文武二龙托梦于法师,让其到两河麻柳坝的马柳树上取剑,法师从两河麻柳坝的马柳树上,取回了青铜降魔剑,据听说从此以后,两河的马柳树坝灾难频出。随着历史变迁,九座大院在战乱时被毁,现仅存的朱彦才居住的大院(正院)被族人恢复,还保留着历史的烙印,看到九眼泉的泉水,给后人留下的百思不解的谜团。
朱家沟村因处大山深处,过去全村主干道不畅,仅有一条农机土路,村内稀泥烂滑,群众出行困难,群众住房多为土坯老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生活环境差;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仅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2014年贫困人口43户172人。2015年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围绕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遵照古村修复建设类型,综合利用村内的山、水、石等独特的自然资源,硬化通社、入户道路,拆除圈厕,改造危旧房屋,修建活动健身广场、村史馆、便民景观桥、景观小品和停车场,加强对古树名木、古房古楼的保护,培育文明新风,已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
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以“赏自然风光、参观古作坊,吃农家小菜、购农家特产”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业,配套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修复保护造纸、水磨等老作坊,创办农家客栈2家,农家乐1家,酒坊1家,成立了朱家沟乡村旅游文化演艺公司,成立了魔芋种植、土蜂和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入社贫困户43户,贫困户入社率达到100%。全村种植天麻等中药材490亩,培育食用菌500架,栽植樱桃5000余株。成立村级电商中心一处,扩大了农产品市场营销,延长了致富产业链条,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电子商务”的模式,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0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4.8%下降到2016年的2.87%,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验收。
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朱家沟实现了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村民可持续增收,走出了建设新农村、促进精准脱贫的新路子。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电子商务”模式,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持续推进天麻种植、土蜂养殖、食用菌、土法酿酒等特色产业,让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唱主角。
网友评论